Page 5 - 内文
P. 5

作文征”(《文史通义》卷六),是其方志学的基本脉络骨架,对方志学发
              展影响深远。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皆史”之说。方志由地而史,由史

              而论,终成方志之学,此乃章学诚宏大功业之所在。
                   章学诚的学问之道,为后世学者交口赞誉。他主张方志应为世所用,益

              于家国;学问之旨,在于治史鉴后,而非治经入官;“良史”应“才学识”
              三者兼备,“必知史德”,即“谓著书者之心术也”。他治学重启发、贵独

              创、主质疑、力辨析,一生所追求倡导的,只在于学术要经世致用、治学贵
              乎有所得。从学术、文化发展史讲,学术之精神,研究之要义,治学之生

              命,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有所创新,为文化长河贡献新知新识。章学诚的方
              志学说,就是学术创新之楷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一盏激励

              史学界、方志学界后人奋发前行的航标灯塔。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章学诚说过,方志和国史一起,是传承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读史可以知兴替,唯继者方能开新。史志典
              籍,是我们这个“旧邦”灵魂的载体;继承发扬,是我们这个“旧邦”的老

              树新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乃至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
              蒸蒸日上,新时代的方志人勇敢地突破古旧方志“一本书”的本本主义,开

              创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地方志事业新局。包括这些年来,浙江乃至
              全国各地方志学人深入研讨章学诚,继承弘扬章学诚治学精神,都可以说是

              浙江精神、中华文化“旧邦新命”的具体注脚。
                   我有幸曾在绍兴工作多年,亲身感受到绍兴历朝历代名人如林,历史文

              化底蕴丰富厚重。我对史学、方志从无研究,对学界绍兴名人章学诚先生,
              也只是闻其大家之名,而对其学问无多了解。但有一件与章先生多少有些关

              联的事,却让我记忆深刻。那是2006年的事。当时我率绍兴党政代表团去
              湖北学习考察,并在时任湖北省委主要领导关心下,专门到荆州古城作了访

              问,晚上抽空翻阅酒店房间里摆放的《荆州通志》,方知荆州方志的开创者
              即为章学诚。作为绍兴领导,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并因此而想到读书著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