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内文
P. 102
096 “一带一路”与皋亭山
迈。方改辕于北道,暂弭节于都门。昭示眷怀,少留宴衎。”《班荆馆赐大辽
贺正旦人使却回酒果口宣》(元祐四年正月一日):“有敕。卿等还璋言迈,
ꨁ
弭节少留。念鞭辔之方勤,涉冰霜之余凛。宜陈燕俎,以宠归轩。” 兴龙节
就是宋哲宗生日(十二月七日)。据考,五代时设于京郊,用以专门接待北国
使节的国宾馆就称为“班荆馆”。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八一载:后晋高祖
天福二年(937)七月“甲寅,敕斩彦饶于班荆馆”。符彦饶先为后唐大将,
入后晋官拜义成军节度使,因与同僚忿争引来杀身之祸,被高祖石敬瑭遣中使
害于京郊班荆馆中。可知,沙陀部人石敬瑭勾结契丹并接待其使节的地方就是
汴京郊外的班荆馆。也就是说,班荆馆在后晋初年即已存在。而在符彦饶被害
一百年之后,它又在南宋行都杭城北郊皋亭山前重设,接待的是金国使节和女
真人了。北宋末年,宋朝在和女真金国以邦交关系接触之后,加之辽国被灭,
宋金之间使节往来频繁,于是班荆馆就改作专门接待金国使节的馆驿了。
宋朝君臣何以将接待辽金使节的馆驿名之为“班荆”馆呢?宋史典籍未有
明说,可推测其用意有二:首先表达外交友谊,“班荆”本意是铺荆于地而
坐,代指朋友相遇,共坐谈心。《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秋……伍举奔
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及
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杜注:“班,布也。布荆坐
ꨂ
地,共议归楚事,朋友世亲。” 于是,这“班荆”似又与邦国间的“通使”
相关。又,陶潜《与子俨等疏》:“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陶潜《饮酒》
(其十四)中有云:“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还有,唐代书法家高正臣
《晦日重宴》中有云:“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两宋与辽、金都一度结
为“兄弟之邦”,自有古时诸夏邦交相类之处。其次,暗含宋朝君臣不忘北方
失地和中兴大宋的国家意志。《晋书·桓温传》:“先旧徂没,后来童幼,班
荆辍音,积习成俗,遂忘绝于本邦,宴安于所托。”这是说故国荡覆,岁月流
ꨁ苏轼:《苏轼文集》卷四二《口宣》,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第1224—1225、
1226、1229、1230页。
ꨂ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三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