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7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87
惊世王陵
小池塘五六口,似与堆筑反山时取土有关。反山本无名称,系余杭区瓶窑镇雉山
村的杂地,种植竹、茶和山芋等作物。20世纪50年代,有农户在反山南侧10余米
外建房定居,因从雉山村往返住处要翻越此冈,遂称之为“翻山”,后以同音简
[1]
写,“反山”由此得名 。
1958年雉山村曾在反山西侧建造一座馒头窑,烧制砖瓦,将反山西部近30米
长的高地取土挖平,反山西端成为高约4米的断崖。被挖部分是否有良渚墓葬遭
到破坏已无从查考,但从残留的大量汉代绳纹砖来看,必定已有较多的汉墓被
清除。1969年在“深挖洞”的高潮中,雉山村也曾在反山南部挖过两个小型防空
洞,偏西的一个进深约5米,据当年参加挖掘的农民称,有不少石器、玉器出土。
另一防空洞进深仅3米多,未见任何器物。这个情况在1986年的发掘时得到了证
实:西部的防空洞塌土中发现有一件玉琮和较多的残断石钺,另一防空洞距反山
最高贵的12号墓南端仅差50厘米,如果再进去1米,后果将不堪设想!
除了以上这些取土活动,反山一直悄无声息地静卧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20
世纪60年代,反山附近的农户已基本上拆迁搬走,仅存一户费姓农民改建到反山
北侧,三间平房直到1988年为保护反山遗址政府部门征用此地才予迁走。20世纪
80年代,改革开放后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反山北侧30米之外盖起了成排的楼
房,另有一户农民将楼房盖到了距反山西北部仅5米的地方。与此同时,长命乡
政府为了适应农民盖房的需求,在104国道北侧、反山南部100多米处办起了“长
命建筑材料厂”,主要生产五孔水泥板。这使反山周围的环境受到很大影响,所
幸的是,反山本体未遭受新的破坏。
1985年下半年,长命乡农机修造厂转制新建“余杭县长命制动材料厂”,新
厂址选中了反山,占地30亩。该厂筹建过程中把厂区北围墙建在了反山顶部北
侧,时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员、现任良渚遗址管理所书记的费国平发现
后,及时报告了省考古所。省考古所获悉后立即派王明达、芮国耀前往长命,在
费国平陪同下考察了反山。通过对反山西部断面及新挖的围墙基槽的地层分析,
三人一致认为反山是一个人工堆起来的“熟土墩”。于是一边设法让厂方停止施
工,一边向当时的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牟永抗汇报。带病工作的牟永抗似乎预感
到反山会有良渚大墓出现,也透着背水一战、孤注一掷的悲壮色彩,在发掘经费
短缺的情况下,毅然将反山发掘列入了下一年度的发掘任务,同时也希望成为良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文物出版社,2005年。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