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85
惊世王陵
1986年是中国考古学的鸿运年,这一年的中华大地陆续发现了
辽西牛河梁坛冢庙遗址、浙江反山墓地、四川三星堆祭祀坑等重要
古代遗存,它们的发现震惊了世界,也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留下了浓
墨重彩。三处遗址的地理位置十分遥远,几乎呈一个上千公里边长
的三角形;它们的年代坐标也不一致,分别为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和商代古蜀国。但它们所代表的古代文明恰巧都拥有神圣而高贵的
玉器。反山作为良渚文化的顶级贵族墓地,它给公众的第一视觉冲
击,就是白晃晃耀眼的玉器世界。
一、背水一战的艰难抉择
1986年,良渚文化发现已迈入第50个年头。此前,良渚地区已
知的遗址只有寥寥几处:长坟(1955年试掘)、苏家村(1963年发
掘)、桑树头(1971年出土一批玉器和石器)、黄泥口(1978年出
土一批玉器和石器)、吴家埠(1981年发掘)。细数这些遗址,似
乎都不足以用来纪念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长坟以黑陶为主,苏
家村大部分为扰乱堆积,桑树头出土玉璧时,人们尚未意识到是良
渚遗物。黄泥口出土的玉器多为小件饰品,吴家埠的良渚墓葬也均
属中小规格。而此时,同为良渚文化分布区的江苏及上海已有一
些重大的考古发现。1973年,南京博物院在吴县草鞋山发现了随葬
琮、璧、钺等玉质礼器的良渚文化贵族墓葬,用真切的墓例,纠正
[1]
了长期干扰人们视线的良渚玉器误读问题 。随后,江苏张陵山、
[2]
寺墩,上海福泉山等地相继发现了同样葬制的一批贵族墓葬 。这
[1]南京博物院:《苏州草鞋山良渚文化墓葬》,《东方文明之光——良渚文化发现
60周年纪念文集》,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
[2]南京博物院、甪直保圣寺文保所:《江苏吴县张陵山东山遗址》,《文物》1986
年第10期;常州博物馆:《江苏武进寺墩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物》,《文物》1984
年第2期;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地》,《文物》
1986年第10期。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