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50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这项工程之中。可以说,良渚古城也是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动下发现
              的。反过来,这项发现也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它为实证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佐证。任式楠先生认为:“以厚硕的城垣或兼有护
              城濠(河)为防御工程的城址,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聚落形态,

              它是社会严重分化和战争冲突频繁的产物,也是社会大变动产生深刻变化的一种
              历史性标志。尤其在一些代表性中心城址里,会集了该考古学文化社会经济文化
              发展成就的精华,集中了一些不常见于普通聚落的特有文化现象和文明要素,又
                                                         [1]
              成为显示该考古学文化最高发展水平的典型” 。尽管有许多学者主张城垣不是
              城的决定性标志,不必拘泥于有无城垣,但是良渚古城的发现还是体现了一个高
              度发展的考古学文化所具有的综合实力,它表明这个统治集团拥有巨大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拥有强大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以良渚文化的强势,这个城垣的建造
              可能主要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一种震慑性的权威象征。用张光直先生的话来说:
                                                                              [2]
              “中国初期的城市,不是经济起飞的产物,而是政治领域中的工具” 。不管怎
              么说,良渚古城的发现为莫角山的核心地位增添了又一道光环。它为我们重新认
              识良渚文化的社会发展进程、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
              全新的资料。































              [1]任式楠:《中国史前城址考察》,《考古》1998年第1期。
              [2]张光直:《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念》,《文物》1985年第2期。


              140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