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47
由台城到围城
城墙堆筑土
石块基础面
内城壕 青胶泥铺垫层 外城壕
生 土
良渚古城墙截面示意图
墙的石块基础面外缘还连接外壕沟内侧的石块护坡。从城墙边的壕沟来看,西城
墙和北城墙内外都有壕沟,东城墙外侧有壕沟,南城墙内侧有壕沟。从黄土的堆
筑特征看,虽然北城墙保存相对较高(将近4米),但北城墙并未见明显的夯筑
迹象。倒是南城墙,虽然保存的高度只有1米多,但整个堆积过程十分清楚:首
先用青胶泥平整生土面,然后铺设石块基础面,之后就在石块面中间横向夯筑墙
芯,随后在其两侧依次夯筑黄土扩大墙体。
尽管城墙各边的堆筑情况有所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即都有石
块铺设的基础面,上面再堆筑黄土,这是城墙作为整体的一个标志。各段城墙的
差异性或许可用工程分段包干的推测来解释。由于古城的工程量很大,可能会分
段分组营建,因此石材和黄土会有不同的来源,堆筑质量上也会良莠不齐。这反
映出古城的建筑要求并不严格。
至于古城的年代,已有较充分的证据表明,良渚古城不会晚于良渚文化晚
期。理由是四面城墙的壕沟边缘都有良渚晚期的地层压着。而壕沟内出土的器物
有T形足鼎、凹铲形足鼎,袋足鬶、实足鬶、竹节把豆等,这些都是良渚文化晚
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另外,葡萄畈段的城墙顶部第2、3层也属于良渚文化晚期
堆积,并发现有柱洞等遗迹;西墙探坑中还发现有良渚文化晚期的灰坑H4打破
[1]
城墙,这也说明城墙必定要早于这个灰坑 。所以,良渚古城早于良渚晚期是毫
无疑问的。倒是它的始建年代,因为起筑于生土面,它能早到什么时候,现在还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遗址2006-2007年的发掘》,《考古》2008年
第7期。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