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内文
P. 38

028  且留下






              后代曾经重修,石色夹杂。伸出桥墙的两根长系石也是原物,端部浮雕的花
              卉图案,具有非常典型的宋代风格。这和湖州长寿桥的长系石端头石刻如出
              一辙,与宁波的宁海西岙寺前桥也非常相似。

                  因为年代久远,四个端头浮雕现在仅存下一个牡丹图案,其精致并没有
              因为有点滴的残缺而磨损,反而更有历尽沧桑后的淡定和从容,云卷云舒,

              都在这桥的韵光里。
                  也正是因为桥券脸石的石面有剥落现象,露出了在完好情况下难以观察

              到的券石砌置方法。有专家分析称:石拱桥分节并列砌置,平时能见到的,
              两块券板之间,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是一条条直缝,只是将相邻两节的

              直缝错开,用以保证拱券的整体性,但是,仅仅靠这一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券板两端外观是直缝,似乎仅靠撑力而无其他联系,其实它施有暗榫,节与
              节之间靠此暗榫联结。因此,有理由推测,每节拱券的券板之间,也一定会

              有榫槽相扣,从而使整个拱券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历千百年而不毁。

                  2005年3月,忠义桥被列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写过一首《在桥上》的诗,也就是本文开篇时的那首小诗,人的思绪
              有时候很奇怪,在时间里会敛结出独特的花,而那首小诗,也是对生命和

              时间的观察:正如忠义桥名字的由来,实际上就是我们对一种传统美德的褒
              扬,而故事的缺失反而给予了我们阔大的想象空间。

                  这种空间就是诗意的渗透,相比于简单化的山水符号,我以为这更是江
              南美学的基础,在《在桥上》这首诗里,我后面这样写道:“被时间翻译过

              来的今天,它/是一种开始,如果结束于这倾注/生活以这样的形式延展/在这
              桥的彼岸,白鹭的翅膀/负担着暮色和黎明,稍纵即逝的光/旅人压低了的喉

              咙:如果/两个声音相遇,它们瞬间都沉默/而河底的月亮升起,与我们头顶的
              /那一轮,凝结我们如琥珀/光阴递出我们的泪滴/无限生命的战栗,在这桥上/
              驻足、眺望,融入这广大”

                  我们都将被这样的“广大”所拥抱。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