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内文
P. 31
两岸偏言上岸春 ——说说留下的河和桥 021
偶尔,会有鹭鸟以优美的姿态划破这种静谧,并且和不远处西溪路、天
目山路等车来车往的喧闹形成了一种反差,有点儿凝视镜面时的陌生感,但
会感受到一种真实的战栗。《大清一统志》这样说留下:“留下市,在钱
塘县西北,地形爽垲,宋南渡将筑行宫于此,高宗览图,曰:且留下。后
遂为名。”
留下在清初已是一个有五六百户人家的市镇,一水穿镇,屋宇隔溪,架
桥连通东西。依水而居,这也是人们一直以来寻求的理想居住方式。
留下集镇有小和山、玉屏山、屏基山等群山,在山下形成了留下河。自
古以来,留下河两侧,便是留下的老集镇,也就是现在的留下和茶市街两个
社区。
天地之间,人与物是一种默契的共生,一地有一地的气质。当我们说到
江南的时候,有两个意象一定是蕴藏其中的:小桥和流水。至于“人家”,
则一般是躲藏在流水之后的。
即使那么多年过去了,留下河依然守护着留下。
留下在今天的西溪湿地以南,以前就叫作“西溪”,在很多年前,沼泽
和河流一定是这片土地上的主题,如果宋高宗赵构说的“西溪且留下”无误
的话,他隐身于湿地芦苇之间逃避金兵是一种合理的演绎。
很多事物总是在不断消逝中,不经意间,像水流入了沙子。也许在留下
河水悠悠流淌时,白云早已把苍狗看遍,我们也早已把石桥上的栏杆拍遍,
连青苔也都已剥落。
留下河属于西溪水系。现在在留下街道的范围内存在的溪流已经不多,
印象里有一条叫作“流香溪”的,水并不多。许多年过去,当年的一些河道
或自然或人为地成了潜流,另外有一些可能已经干涸。
记忆能够为我们打开另外一道门,但往往,我们会更觉迷惑。
据记载,“西溪”之名最早约出现于唐代,南宋时的《方舆胜览》《咸
淳临安志》《梦粱录》等文献都有记载。西溪俗称沿山河、留下河、西溪
河,由于河网港汊繁多,历史上对西溪的指称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