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8 - 内文
P. 218

206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鬼斧神工的灶画师傅



                  以前打灶头很有讲究,要择吉期、定方位、祭土地神、砌灶。
              砌灶一般须在上午完成,下午绘画,用画笔、木尺、颜料、白酒、

              调色器皿等,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充满寓意的作品。
                  灶头画的创作者,是农村中半脱离农业生产劳动的建筑业泥瓦

              工匠,他们除普遍掌握砖瓦砌筑技能外,还具有一定的绘画技艺水
              准。这部分兼具工匠身份的民间艺人,利用自己的才华走街串巷为

              农家打灶头。到现在为止,嘉兴五县二区打灶头的还有一百多人。

              秀洲就有30多个师傅活跃在民间,如王江泾镇的施顺观是省级传承
              人,洪合镇的张金寿、张雪昌父子分别是省、市级传承人,还有新
              塍镇的金开明、王店镇的沈炳荣是区级传承人。

                  施顺观继承了传统的灶头画绘制技艺,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发

              展,将绘画与雕塑造型艺术融集于一座灶头上,其风格独树一帜,
              自成一派。花篮阳台灶是他的代表作。张金寿擅长历史人物造型,

              代表作有《老寿星》《姜子牙》等,曾走进香港展览。
                  灶头,像一位慈母,捧出了农家的一日三餐,哺育了农家的一

              代又一代;灶头画,像母亲美丽的衣裳,给孩子们带去美的享受,
              带去了无限的希望,同时还弥漫着纯真、淳朴的乡土艺术气息。几

              百年来,嘉兴的百姓在灶间演绎了许许多多的生活故事,衍生出许
              许多多的传统民风民俗。如今,在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这些

              民风民俗、美好故事还在不断延续中……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