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8 - 内文
P. 408
章学诚研究概览
年第2期。
558.“道”之意义的生成与流动:以刘勰、韩愈、章学诚之《原
道》为例,张惠,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559.从三篇《原道》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主流思想的流变,徐磊,
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60.论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倾向,丁鼎,史学史研究,2004年第1期。
561.以约双博:论章学诚治学的博约思想,凌朝栋,渭南师范学院
学报,2004年第1期。
562.章学诚学术伦理思想初探,贾新奇,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
年第1期。
563.从三篇《原道》对“道”的不同阐释看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历
史演进,袁春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564.章学诚的“持世救偏”思想,刘固盛,光明日报,2004年6月
8日。
565.章学诚与戴震之间学术思想影响述议,梁一群,宁波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66.“随时撰述以究大道”:论章学诚的学术精神,方同义,宁波
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67.《教学通义》与康有为的早期经学路向及其转向:兼及康氏与
廖平的学术纠葛,刘巍,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568.章太炎与章学诚,张荣华,复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
569.由《文史通义·博约》析章学诚学术见解,郑雪,淮北煤炭师
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570.从中华文明看“史德”论的价值,王炜民,阴山学刊(社科
版),2005年第2期。
571.乾嘉著名文人、我国方志学的奠基人:章学诚,段洁滨,江西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