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内文
P. 75
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皋亭山饮食文化研究 069
酹。香芹碧涧羹,鲜鲫银丝脍。嘉肴纷罗列,所食非粗粝。飞觞共醉花,清
声如凤翙。” ꨁ
五、结语
隋唐时期,大运河造就了沿线城市的繁荣,扬州、苏州、杭州、楚州、泗
州都是繁盛一时的商业城市。南宋时期,江南漕运达到鼎盛,手工业和商业空
前繁荣,杭州城市人口达百万人。明、清、民国时期,运河两岸官办粮仓集
聚,以杭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被称之为“天下粮仓”。杭州作为中国大运河的
重要节点城市,其饮食文化南北交流的历程是中国大运河饮食文化史的重要内
容。其中,因凭借上塘河而有漕运通商之便的皋亭山地区,是历史上杭州南北
饮食文化交流与融汇的重要地区。本文指出:建炎以来的南宋宫廷赐宴北国使
臣的都驿班荆馆就在皋亭山,高层次的南北饮食传统与宴饮制度在皋亭山地区
不断融合。北国金使来往南宋之频繁,南宋宫廷赐予的各种食生活物资之丰
盛,极大地促进了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互动。皋亭山优良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
境,造就了当地点心的“鱼米之乡”特征,尤为著名的是皋亭山果品文化。其
中,皋亭桃、皋亭梅、皋亭茶乃至各类山珍土特产,极大地丰富了杭州饮食文
化的内涵。由此形成的皋亭地区饮食节俗如清明、端午、重阳节分别食用乌米
饭、皋亭粽、桃花酒等习惯,我们也不难理解。杭州城内的文人墨客多在清明
时节寻访皋亭山各个名寺,或探春赏桃,或修禊祈福,来自外地的文人墨客见
皋亭山水如此秀美,也留下了大量有关饮食题材的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
皋亭山文化内容。
ꨁ〔清〕江镛:《皋亭看桃兼以修禊,分得“会”字用九泰全韵》,见〔清〕潘衍桐编纂,夏
勇、熊湘整理:《两浙 轩续录》第13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7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