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钱塘江医药
P. 6

历史文化遗产。钱塘江流域名人辈出、群星璀璨的人文画卷,与秀

              美壮观的天然山水画卷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我国自古重农,举凡“水利灌溉、河防疏浚”,历代无不列
              为首要工作。生活在钱塘江流域的先民们亦着力兴修水利,发展

              农业和水运。相传虞舜遣禹治水,疏九河,建农田沟洫;越王勾

              践在今绍兴境内筑富中大塘和吴塘;东汉卢文台在金华白沙溪上
              筑三十六堰,为流域最早的梯级引水工程,至今仍灌溉着金华、
              兰溪一带农田;东汉会稽太守马臻主持筑堤而成鉴湖,为流域最

              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潴三十六源之水,灌溉农田九千余顷。

                  钱塘江河口北岸为太湖平原,南岸为宁绍平原,地势低平、
              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交通便捷,是江南的“鱼米之乡”、“丝
              绸之府”,也是历代王朝财赋主要聚敛之地。居住在这片土地上

              的勤劳智慧的钱塘人民,凭借钱塘江独特的地理优势,尤其是河

              口地区临江濒海的水土之利,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开拓和辛勤经
              营,终于已将钱塘江流域发展成为一方繁荣昌盛、富甲天下的宝
              地。如今,这片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南翼的宝地,则已成为社

              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沪、杭、甬三大城市环抱之中的一个美丽富饶

              的“金三角”;并在素有“文化之邦”、“丝绸之府”、“鱼米
              之乡”之称的盛名下,又博得了一个“旅游胜地”的美誉。
                  唐代刘禹锡在《浪淘沙》中用“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

              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写出了钱江涌潮

              的壮观气势。以“一线潮”而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江大潮,
              令千百年来无数名人墨客为之倾倒,但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
              江倒海山为摧”的破坏力却又极大。为范束江水海潮,先民们在

              久远的年代就已开始在钱塘江修筑古海塘。现存较早的记述,有

              春秋时范蠡围田筑堤、东汉初会稽郡议曹华信募土筑防海大塘
              等。古海塘正史记载始于唐代,及至明代,明嘉靖年间黄光升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