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良渚文明的圣地
P. 110

杭州全书· 良渚丛书  良渚文明的圣地

































              瑶山祭坛南1坎局部

                                                           [1]
              坑或灰沟分成多种色区,同样应隐含着某种意义 。同类的祭坛在遗址群之外的
              海宁大坟墩也有发现,那是一个具有四重土色的方形土台,建造过程为由内向外
                                             [2]
              堆叠,残存的总面积约250平方米 。经初步调查,良渚遗址群内位于莫角山北
              部、塘山南侧的子母墩也应是一处大型的土筑祭坛,该遗址约80米见方,梯级上
                                                                 [3]
              收,呈现出规整的金字塔形,在农田中突兀,非常醒目 。事实上,土筑祭坛在
              崧泽文化时期即已产生,嘉兴南河浜、海盐仙坛庙等遗址都有典型的土筑祭坛,
                                            [4]
              其规模和结构均不亚于良渚文化 。良渚时期高规格的依山式祭坛很可能衍生自
              土筑祭坛,但因依山式祭坛规格较高,可享用的人群并不多,平地起建的土筑祭
              坛应该比较常见。



              [1]刘斌:《余杭卢村遗址的发掘及聚落考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科学出版社,
              1993年。
              [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海宁市大坟墩遗址的发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
              刊》第七辑, 杭州出版社,2005年。
              [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遗址群》,文物出版社,2005年。
              [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河浜——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5年;王宁
              远、蒋卫东等:《浙江海盐仙坛庙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到良渚文化晚期文化遗存》,《中国文物报》
              2004年2月4日。


              100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