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4 - 内文
P. 434
422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计光炘(1803—1860),光禄公计标之子,字羲(一作
“曦”)伯、曦白,号鱼计,别署竹林逸士,国学生,以道光庚戌
水灾助赈事议叙光禄寺署正,清画家、藏书家。其性高尚,厌举
业,孝事二母;双亲有疾,光炘即有戚容,称水量药必手检。又慕
沈石田(即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明代著名画家)、恽南田之品
学,举“二田”自号,并以名其斋。曾校刊族祖《菉村遗集》,为
里人钱彦癯刊《服法须知》六卷;工绘事,鉴别古今画帙,无敢欺
以赝者。又请来名师垂教儿辈,得入郡邑庠者四人。光炘曾对他们
说:“汝曹读圣贤书,当识中庸一‘诚’字。诚则不欺,不欺人以
不欺己始。非然者,伪。”诸子皆循谨不越。当时,远方文士群集
小沧浪,光炘便与他们重结诗社,一时称盛。生前著有《守甓斋诗
词集》8卷、《读画绝句》100首、《百咏吟史论》16卷等;曾在一
隅草堂之西筑有二田斋、泽存楼、泠音阁等藏书楼,藏书六万二千
余卷。
计光焕,字闻园,计某公之子,计楠从子。平时乐善好施,力
敦族谊;又酷爱文学,葺闻园,中筑卷石山房,购花石以自娱。
计家在王江泾乃至苏浙两省皆有名望,不只因为上述数人,还
有其他后人,这里不再赘述。
咸丰庚申后,计家后人散居各处,显赫一时的计家变得默默无
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