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6 - 内文
P. 336

324  流淌的精神 ——人文秀洲的 100 个故事








              越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孔家牡丹根条稀疏,极难成活,很多讨

              去都没有成活。有些精于花卉种植的人家,第一年移植的牡丹抽枝
              展叶,第二年便无端枯萎。而只有思古桥村红庵牡丹花开不败,历

              经数百年,高达两米,艳丽如初。
                  那株传奇的牡丹位于农民公园西侧两里外的一个庭院内。此处

              原本有一方红庵宝刹,内塑有多尊佛像。庵内有位老尼,村人称之
              为五阿太。五阿太行善积德,化缘募捐,她时时护理牡丹,像护理

              自己的家人。五阿太是这株牡丹最贴心的守护者。独特的环境与灵
              验的处所,加上精心地护理,造就了红庵牡丹数百年的传奇。

                  据《新塍镇志》记载:“红庵牡丹植于红庵院内,距今已有

              三百多年,花瓣肥大,色泽鲜润,色艳似火。每逢牡丹盛开之时,
              方圆百里的乡邻都会携带眷属,雇一小舟,前往观赏。”



                                           三



                  无论是孔家墙门,还是思古桥村民,均采用世代相传的古老方

              法呵护这两株牡丹。孔家墙门人每年立冬时,在牡丹根部周围埋上
              猪肠;思古桥村人会在花开时,将肉汤浇于牡丹花根部,期待来年

              花开更盛。他们都认为牡丹有灵性喜欢吃荤,在过去食不果腹的年
              代,村人宁肯亏待自己,也不亏待牡丹。于是,“荤牡丹”的名声

              便越传越远。
                  每年牡丹开放时,恰逢春耕及桑叶滋长时节,四周乡里纷纷赶

              来,在牡丹旁置酒庆贺,祈求丰收,名曰“谢花神”。此时,高柳
              拂堤,豆麦青青,从四乡八里来赶庙会的人特别的多。人群中多数

              是农民,也有生意人。他们有的来参观祭花神活动,也有的是来庙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