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内文
P. 33

志学|一代文宗朱彝尊        021








                            失去了朝廷的恩宠,最后回到老家梅里。

                                这种事情当时被传为“美贬”,朱彝尊也自嘲谓:“夺侬七品
                            官,写吾万卷书。”但听起来总有点酸楚的味道。

                                不过“写吾万卷书”,朱彝尊是确确实实做到了,在罢官归乡
                            后,他撰写了《瀛洲道古录》《日下旧闻》《经义考》以及《全唐

                            诗未备书目》《两淮盐策书》等著述,遂了他的心愿。之前还编撰
                            了《明诗综》《词综》等,晚年又将自己一生著作集编成《曝书亭

                            全集》八十卷。
                                青壮年期间,迫于生计,朱彝尊曾经辗转于广东、福建、山

                            西、山东、河北、京津之地为人幕僚。

                                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让他感到孤苦零丁,艰难困苦,但也极
                            大地丰富了他的阅历,结识了很多官僚、文人,增长了学识,提高

                            了创作著述的水平能力。
                                他一生走南闯北,遍历名山大川。所到之处还专门去那些荒山

                            野岭,废祠破庙,找那些残碑断石,只要刻有文字的,莫不搜剔考
                            证,并一一摩抄响拓下来。

                                由于朱彝尊锲而不舍,实地考证,将这些在丛祠、荒冢、古庙
                            中搜集来的各种碑文、记载跟史志相互参照、求证、补阙,所以他

                            的文章更是与众不同,作文考据古今人物得失,最为精确。
                                在《经义考》三百卷中,他列举了从汉代到明代的几乎全部对

                            儒家经典著作进行释义考据的书籍,根据“存”“轶”等分门别
                            类,汇总成集,并加以了自己的点评。这全以他常年的积累创作为

                            基础。所以《经义考》三百卷,能够成为后世经学、史学、目录
                            学、文字学、考据学等学术著作的最佳范本。

                                综观朱彝尊的一生,是读书著书的一生。家学的熏陶、动荡的时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