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9 - 杭州党史故事
P. 99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作人员发选票,每人发一张”。
那选票是油印的纸条,约8厘米宽,约18厘米长,上面共印了21名候
选人的姓名,姓名后面有空格。
田区长继续说:“大家对候选人同意的,在空格里画个圈,不要画到
外面去了。每张选票只能画九个圈,少画一个两个没关系;如果多画一个
圈,这张选票就作废。”
会上发了铅笔,大家轮流画圈。画完后,将选票投进旁边糊有红纸的
投票箱。大家叽叽喳喳,头一回画圈投票,都觉得新鲜、兴奋。
一人一票的选举,结果很快出来了。陈福林的得票最高,毕业于上
海法政学院的陈道彰居第二。两人分别当选为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负责居委会日常工作。一起选出的还有另外7名委员,分别负责
生产、公安、民政、文教、卫生等事务,他们中有木匠、女工、中学女教
师、银行经理、茶店老板等。
田区长和秦秘书向当选的陈福林、陈道彰等9个人一一握手,要他们
好好干“革命工作”。
烧章
“革命工作”——革谁的命?当选民们陆续散去,留下的27个保长已
经坐立不安。
保长的由来,得追溯到宋代王安石变法创设的保甲制——以户为单
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保甲制是中国封建
王朝时代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保甲组织按“管、
教、养、卫”原则活动,“管”即清查户口,制定保甲规约,实行连保连
坐;“教”即推行党化教育;“养”即抽捐敛税;“卫”即抽选壮丁,建
89